发布时间:2019-07-11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高职院校一次性扩招100万人是绝无仅有的。应该说,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显然是一个重大政策利好,然而如何将这一重磅“硬政策”接稳用好,实现“软着陆”,至关重要。
“硬政策”带来职教发展好机会
此前,我国高校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扩招。第一次是1958年,到1960年时我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32.3万人,与扩招前的1957年相比,增幅达462.9%。第二次是1978年,当时全国各行各业人才奇缺,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扩招比例25%左右。第三次是1999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招生总人数达159万人,招生增幅达47.4%。应该说,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校招生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但后期的扩大比例基本在3%以内。直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按照去年高职高专院校共计招生370万人测算,扩招规模27%左右。
除了1958年扩招外,前几次大规模扩招的原因主要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供求存在矛盾;同时也包括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党和国家积极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而本次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主要是从民生视角提出,在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的同时,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群体报考,重点解决就业人员技能提升问题。
从大规模扩招的结果来看,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进而有效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学率,有力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与此同时,伴随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在办学基本条件方面实现了飞速发展。
好机会期待“软着陆”
面对大规模扩招这一政策利好,高职院校既要响应国家号召扩大招生规模,更要保证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硬政策”的“软着陆”。具体到本次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有效实施而言,有几个方面的难点或堵点需要提前谋划:
一是学生住宿和实验实训条件等基础设施不容忽视,校企深度合作亟待突破。伴随扩招而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宿舍和后勤等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1400余所,扩招100万人,平均每所学校需要扩招700人左右,最直接的考验是在短时间内增加700张床位,这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鉴于此,可以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借助合作企业的厂房、生产设备和技术能手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与合作企业的资源共享。
二是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内涵建设亟待加强。伴随大规模扩招,生源质量及就学需求与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多元主体的多元需求,是高职院校需要直面的问题,必须确保扩大招生数量不降培养质量。
“软着陆”需要“硬举措”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拿出过硬的措施来,才可以确保百万扩招这一硬政策的有效落实,也就是顺理完成“软着陆”。
第一,要统筹考虑、多方协作,全国下好一盘棋。扩招100万,生源对象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需要多部门统筹考虑、尽早谋划、多方协作。同时,增加的招生计划,一定不能全国各省份(各学校)等比例增加,而要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和院校的实际办学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各地(各校)的扩招规模。对于基础条件好、与区域产业融合紧密、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可以多投放扩招计划。
第二,要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扩招计划的专业投放需要综合考虑区域急需、产业急需和学生家长认可等因素,防止同质化专业大规模扩招,不能因陋就简或者就汤下面,更不能为了扩招而扩招。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尽快完善面对不同生源的考试招生办法和培养管理办法等辅助性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职业院校作为类型教育,办学成本明显高于普通教育。建议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政府建立稳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制度,推进高职院校在完善办学基础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以“1+X”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郑永进,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