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开始“扩容”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中国职业教育开始“扩容”

发布时间:2019-03-29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职业教育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举措。这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等具体措施。而发展职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更早之前,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2018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措施等,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中国职业教育的前景明朗,未来可期。


  助力稳就业和产业升级

       2018年下半年以来,稳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并不是在教育部分提出,而是在就业部分提出,并且使用了很大篇幅。此举表明,发展职业教育对稳定和扩大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4万人,在校生2685.54万人。其中,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3万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这些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扩招100万人,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等具体措施,必将推动职业教育吸收更多人进入,培养更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从而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走向工作岗位,受益的是中国的各项产业。“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更多技能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薛二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缺乏技能人才,这个转变几乎就不可能发生。职业教育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相关联,要变成制造业强国,就必须重视职业教育。

  数据显示,在中国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60%,中级工为35%,高级工为5%。而在德国,高级工占比35%—40%。所以,中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

  尽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有一技在身,优势还是十分明显。小杨是学计算机的,会编程,“在招聘时,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对我的编程能力十分看重,都表达出他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小杨说。因此比他的很多朋友更早将工作定下来。如今作为技术人员,小杨在北京的一家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学到的知识也用到实际工作中。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宝民指出,预计未来10年内,随着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将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设人才强国任重道远。


  让更多人接受职业教育

  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讲到了一位农民工的故事,让很多人动容。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现在有2.8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以百万计的数量在增长。他们是许多产业行业的主力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帮助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作了具体部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过去职业院校的生源基本都来自高中、初中毕业生。今后,生源不再局限于中学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将有更多机会进入职业院校接受教育。

  薛二勇表示,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招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导向,“职业教育的生源本身就应该是多元多样的”。生源的丰富也会使职业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进入职业院校接受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获得新的就业机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进入职业院校接受教育,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职业教育“扩容”。广东省提出,到2021年,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安徽省近年来通过分类考试招生,将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高职院校招生范围。

  技术工人就业前景看好,促使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目前,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技术工人就业。2018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之后各地陆续出台实施意见。江西省规定,企业可设立特聘岗位津贴等,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黑龙江省对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分别按照每人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补贴。

  在招聘、落户、职称评定等方面,各地也出台相关规定,提升技术工人待遇。比如,山东省要求,在落户、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湖南省规定,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按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同等参加公务员招考等。

  未来,伴随着技术工人待遇的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社会合力兴办职业教育

  今年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人,但是不能盲目乐观,认为职业教育发展从此一帆风顺。职业教育不仅要吸引得了人,也要培养得了人,让接受职业教育者有获得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扩招100万人,尤其是生源结构的变化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师资配备、教学资源、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都将面临挑战。尤其是今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应届生源比例将持续提高,因其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变革。

  因此,要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兴办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能够开花结果。

  “发展职业教育,应该继续深化改革,要转变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和定位,让职业教育能够产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储朝晖说。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

  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重在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优秀职业技术人才需要好老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建议,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特点的准入标准,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机构。

  职业教育发展与普通教育的衔接问题,尤其是在接受高职院校教育之后是否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而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不上,也困扰着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这些都影响了学生报考的热情。

  储朝晖表示,“在当前的评价体制下,简单来说,学生成绩不高所以进入职业院校。”这些学生即便有某项天赋,进入学校后也很难通过努力重塑自我价值。“这还是体制的问题,需要打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我们要建立‘立交桥’,也就是打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通道,让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薛二勇说。此外,他建议,建立质量认证体系使普通高校认可职业院校的学分和职业学校的教育,给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打开一个向上的通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储朝晖表示,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与产业密切联系,无缝对接市场,以行业需求决定培养模式、内容,“政府应该放手管理,让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充分互动”。(张一琪)

文章来源《人明日报海外版》